赵良曰:肠胃阳明经也,以下血言,胃居大肠之上,若聚于胃,必先便后血,去肛门远,故曰远血。其他瘅疟,即『内经』所谓但热不寒之瘅疟也;温疟,即『内经』所言先伤于风,后伤于寒,热多寒少之温疟也;牝疟,即『内经』所言先伤于寒,后伤于风,寒多热少之寒疟也;惟疟母一证,经所未载。
厥,逆也,逆阳独行,此为有阳无阴,故称厥阳李□曰:厥阳即阳厥也。故弱者卫气微,当是「阳气微」;迟者荣中寒,当是「脾中寒」,上下文义始属。
心肺俱浮,肝肾俱沉。若阴阳俱厥,厥者必利,故五液注下,下焦不阖,命将难全也。
盖以诸脉络于目,而血热则赤,血瘀则黄。赵良曰:痼疾病已沈痼,非旦夕可取效者,卒病谓卒然而来,新感之病,可取效于旦夕者,乘其所入未深,急去其邪,不使稽留而为患也。
下药贵速,故凡服下药用汤,所以胜丸也。上微头小者,当是「上微小者为阴盛」。
故曰:欲作风水,当发其汗;故曰:发汗则愈也。此『内经』所谓谨候其师曰:病人脉浮者在前,其病在表;浮者在后,其病在里,腰痛背强不能行,必短气脉浮虚风之候也,关前之寸脉浮者,病在表也;关后之尺脉浮者,病在里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