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头汗出,身无汗,剂颈而还,小便不利,渴饮水浆者,此为瘀热在里,身必发黄,茵陈蒿汤主之。观今病呃逆之人,与饮冷水则气自脐下冲上,出口而作格儿格儿之声。
目直视,目瞪不转睛也。救里宜四逆汤,救表宜桂枝汤。
<目录>卷二\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篇于桂枝汤内,加葛根三两,余根据桂枝汤法。设下利脉数而渴,日久不差,虽无身热,必圊脓血,以内热伤阴故也方有执曰:脉数,与上文微热,互相发明。
下利脉沉弦者,下重也。盖少阳有三禁,不可妄犯。
若时自烦欲去衣被者,此阳回阴退之征,故曰可治。若已吐、下,发汗、温针,不惟犯少阳三禁,更加温针以迫劫之,损耗津液,胃中干燥,必发□语。
若火极似水,里有大热,而大便不闭,无燥粪可除者,滑则里热已深,厥则邪陷已极,非以白虎涤其极热,则亢甚之阳,何以清耶!吴人驹曰:厥,因阳气不相顺接,其脉当见阴象。 程知曰:言热邪在里,有发汗之禁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