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热而厥至七日,若厥回利止,则可以自解矣。夫以发热无汗,太阳之表脉沉,但欲寐,少阴之里,设用麻黄开腠理,细辛散浮热,而无附子以固元阳,则太阳之微阳外亡。
近之则痛剧者,外邪客于内,迕之则逆也。里者,在内之通称,非谓寒湿深入在里,盖身目正属躯壳,与藏府无关也。
程应旄曰:太阳既转属阳明,宜从阳明治矣。盖前条是治病后虚寒,此条是治病后虚热也。
少阳之脉,起目锐眦,从耳后入耳中;其支者、会缺盆,下胸中,循□。 其证身重少气,少腹急痛,牵引阴中,膝胫拘急,或热气冲胸,头重不欲举,眼中生花等证,皆余毒乘虚传易也,当以烧□散主之。
不须参、苓之补,不用姜、附之峻者,厥阴、厥逆与太阴、少阴不同治也。至五、六日头痛发热,证原属阳也,故纵见少阴之脉,不得为少阴之病。
程应旄曰:表实有热,误认虚寒,而用灸法,热无从泄,因火而动,自然内攻。若面色微黄不青,手足不厥而温,则为阴阳之气未竭,故曰易治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