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膈篇,以气为上膈,食饮入而还出,虫为下膈,食晬时乃出,即反胃转膈之证。今浮大而空,则知阴气太盛,一线之阳光,附阴气而上腾,有欲竭之势也。
此河间以来诸贤有不得辞其责也。 答曰:此非外感之寒邪,乃先天真阳之气不足于上,而不能统摄在上之津液故也。
惟胸次不舒,不思饮食,溲色澄清,大便未解,余氛未尽,尚宜和里。目症有云七十二症,有云三百六十种,名目愈多,旨归即晦。
夫当归味苦入心能补心,心者生血之源也;黄芪甘温补肺,肺者正气之宗也。医学一途,至微至精,古人立法立方,皆原探得阴阳盈虚消长,生机化机至理,始开渡世之法门,立不朽之功业,诚非易事也。
盖不知内湿,犹类中之意。若下之早则哕,或胸满,小便不利,舌上如苔者,以丹田有热,胸上有寒。
余谓气血双补,欲补气者,当倍当归而轻黄芪,从阴以引阳法也;欲补血者,当倍黄芪而轻当归,从阳以引阴法也。 法宜清热、燥湿、升解为主,方用葛根黄连黄芩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