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明病,不恶寒反恶热,五六日不大便,胃实燥渴,热气上攻于头目,脉实者,调胃承气下之。何谓可解不可解?
汗下后虚热,又复下之,其人怫郁,复与之水,因而成哕。或注喘,汗出而喘,宜发之。
汗不止,必恶风,烦躁不得卧,先防风白术牡蛎汤,次小建中汤。热则生风,风主乎动,故筋脉相引而伸缩。
吐长蛔,曰蛔厥。少阴病,脉沉微,急温之,四逆汤。
或大便结,大热干呕,错语呻吟不眠,犀角解毒汤。已后呕而舌干口苦者,标病。
然浮宜下,沉宜汗,其故又何耶?设若脉证不明,误用麻黄,令人汗多亡阳;误用承气,令人大便不禁;误用姜、附,令人失血发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