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病阳虚阴虚,一切诸证,不可擅发汗。夫气,阳也,火也。
水火互为其根,其实皆在坎也。按中痰一证,予思中字不甚恰切。
此之人,定见起居动静、言语、脉息、面色,一切无神。腹满不实,阴气闭塞,阳微不运故也。
三五而盈,三五而缺。更以痈字义考之,痈者,壅也。
甚者,加姜、附二三钱,屡屡获效。[眉批]辩证的小注辩理确,小注补法清。
因肝胆之阳不足,不能收束其水,挟龙雷指阴气也,而水泛于上,直干清道而作者,其人腰胁胀痛,足膝时冷,两颧时赤,夜间痰水更甚,咽干不渴。 因痰湿水饮而致者,由太阳之气化偶乖,中宫之转输失职,水湿停滞不行,久久中气日衰,痰水日盛,渐渐上干清道,壅塞太甚,呼吸错乱,而喘证立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