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外感者,非曰绝无虚证,气虚则虚也;内伤者非曰必无实症,有滞则实也。厥阴在泉,木胜克脾,亦如是也。
谓从者手足温,逆者手足寒也。多欲者子多不育,以孕后不节,则盗泄母阴,夺养胎之气也。
此四时之病,以其胜治之愈也。治虚者,当察其在阴在阳而直补之;治实者,但察其因痰因气而暂开之,此于内伤外感及虚实攻补之间,最当察其有无微甚而酌其治也。
其有反者,是不应四时之气,脏独主其病也。凡视听言动,及五劳等情,莫不由心感召。
但湿之中人,有内外上下之辨,湿伤外者,雨雾阴湿之属也;湿伤内者,酒浆乳酪之属也,湿在上则首如裹,谓若以物蒙裹然者,凡人行瘴雾之中,及酒多之后,觉胀壅头面,即其状也,湿热,湿郁成热也。脏气之和,以阴阳之和也。
阳明、厥阴相薄,则肝邪侮胃,故阳明主病,不胜一阴。 语出于肝,象木有枝条,多委曲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