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伤皮毛,热伤血脉。动者躁动也,谓阴阳互相鼓击而不宁也。
如渴者之下,当有「小便不利」四字,必传写之遗也。五藏六府之邪,不能不相乘,如金邪乘木,木邪乘火之类,惟诸相乘中,有软和以滑之意,则为易愈,故濡弱可以和问曰:病有洒淅恶寒,而复发热者何?
脉微为亡阳,若无外热,但内寒下利清谷,为纯阴证。极言二气得其和平,皆由脾、胃盈余之所致,必如此,则其人之健王而强壮可知,故曰:强也。
发汗后,脐下悸者,欲作奔豚,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。寸口脉缓而迟,缓则阳气长,其色鲜,其颜光,其声商,毛发长;迟则阴气盛,骨髓生,血脉满,肌肉紧,薄鲜□,阴阳相抱,荣卫俱行,刚柔相得,名曰强也。
<目录>卷二\伤寒论注正误存疑全篇伤寒脉浮,自汗出,小便数,心烦,微恶寒,脚挛急,反与桂枝汤,欲攻其表,此误也,得之便厥。汗家重发汗,必恍惚心乱,小便已,阴疼。
利止,亡血也,四逆加人参汤主之。太过者,其气淫,则薄其所不胜,乘其所胜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