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肾水虚而邪火上攻者,其人两耳仲痛,腰必胀,口多渴,心多烦,阳物易挺。或少阳之相火一强,主胸膈胁肋胀满。
此病上吐下泻,理应着重太阴,其所以用五苓者,盖以吐泻之病,无小便也。五苓散是祛邪从下出者。
虚烦证不可发汗,汗之则心血虚,而烦愈盛也。阴水也,阴旺极,则凡气伤。
独不思前贤云,甘温能除大热,即是为元气外越立法,即是为温病立法。两乳乃阳明脉过之所,今见红肿痛甚,是胃中之邪热壅滞所致也。
非若久病大汗亡阳之证。火伏于中,其人烦热口渴饮冷,甚有呃逆不休,咳嗽不已,反胃而食不下诸症。
其人定无外感足征,多困倦无神,或忿嚏不休,或畏寒,或两脚冷,法宜扶阳,如麻黄附子细辛汤、姜桂汤、阳旦汤之类。邪正原有分别,无奈今人含含糊糊而不察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