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藏神,心病故主惊也,肝属木,肝病故主风也,凡小儿心热肝盛,一触惊受风,则风火相搏,必作急惊之证也,若素禀不足,或因急惊用药过峻,暴伤元气,每致变成慢鷘之证,更有因吐泻既久,中气大虚,脾土衰弱,肝木乘虚而内生惊风者,三者致病之因即不同,故所现之证亦各异,急惊属阳,必有阳热有余等实象也,慢脾属阴,必有阴冷不足等虚象也,至于慢惊初得之时,阴阳尚未过损,或因急惊传变而成,其中常有夹痰夹热等证,如属半阴半阳,不比慢脾纯阴之病也,治者须详分虚实寒热以治之,庶不致误矣。<篇名>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夫呕家有痈脓,不可治呕,脓尽自愈。
或脉之而咽唾,或脉之而呵欠,皆非有病之征。灸手足两爪后,十四壮了,饮以五毒诸膏散。
汗解之法,宜桂枝加黄耆汤,用桂枝汤以解肌,肌解则汗自出,加黄耆以助表,表和则荣卫亦通矣。相克逆凶,相生顺吉。
以薯蓣、花粉之润燥生津,而苦渴自止,以茯苓、瞿麦之渗泄利水,而小便自利;更加炮附宣通阳气,上蒸津液,下行水气。胃反、呕吐者,谓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之呕吐也。
【注】此以五色随其所在五官、五部、内部、外部、上部、下部主病之诊法也。【注】此明四时百病,五脏、五部、五官、五色生死之诊法也。
小疮即粉之,大疮但服之,产后亦可服。肠中有寒,则小便尿白,飨泻肠鸣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