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气淫则害于脾,木乘土也。以清浊言,则味与形皆浊也,故味归形;气与精皆清也,故气归精。
脾不化则上焦痞塞,故好太息而不嗜食。以针喻药,字字当体会入微。
至其变幻之多,五行之化,本自无穷,而梦造于心,其原则一。盖胃为五脏六腑之海,故胃不实则诸脉虚而懈惰生,再有行阴用力,则阳气益虚,故为。
火独光,阳之亢也。酸走筋,多食之令人癃。
三阴之脏,脾与肺也。至于夏至之后,有感寒暑而同时为病者,则不可不察其阴阳也。
以上四治,必伏其所主者,制病之本也;先其所因者,求病之由也。阳气者,因暴折而难决,故善怒也,名曰阳厥。